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2009-06-11 19:39:09 下载试卷 标签:教师 政治 课件 三角形 志愿案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从总理的工作和生活中,感受总理的伟大人格。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体会用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并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
3、思想目标:
学习伟人的高贵品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这部分。这部分是从工作的劳苦和生活的简朴两方面表现周总理崇高品质的。重点让学生体会总理工作的劳苦和生活的简朴,进而感受总理的伟大人格。
【教学难点】
课文的难点,主要在最后两个自然段。难就难在如何理清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从而感受作者那种强烈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一年有许多个日子值得咱们去纪念。有那么一个日子,应该让我们终身牢记!1998年3月5日,这一天,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就在那一年,有一位叫宋小明的诗人,怀着对总理的无限崇敬和爱戴,写下了这样一首诗──《你是这样的人》。
课件展示,师有感情地诵读。
2、师:请读一读宋小明为总理写下的这一首诗,读一读,诗的什么地方感动了你?
3、师:为什么诗人会写下这样的诗句?究竟是总理的什么感动了这位诗人?我们一起走进总理的一夜。请大家默读《一夜的工作》。一边读一边琢磨一个问题:读完总理的一夜后,假如请你用一个词表达你的感受,你想用什么词语?
二、学习重点段──第二自然段
1、师:说出你对总理这一夜最大的感觉,一个词儿。请你说,在你的心目当中,这是怎样的一夜?
相机板书:
劳苦简朴
2、师:真好!除了两个字的词儿,我觉得用四个字的词儿更能表达我们的感受,谁有四个字儿的词?
3、我知道可能还会有一些感受,你一下子找不到合适的词儿,没关系,慢慢地看多了书,想多了问题,自然就会跳出来。
相机板书:
丰功伟绩鞠躬尽瘁
4、师:你们提出来的这些词当中,你感受最深的一个:可能有人对劳苦感受特别深,可能有人对鞠躬尽瘁感受特别深,也可能有人对简朴感受特别深,好,就把这个词儿抓住,带着这个词儿,再去读书,看看书的什么字里行间,书的哪些句子,让你对这一点有了更加深切的感受,请把它用波浪线划下来,明白吗?
5、师:现在了解一下,哪些同学对这一夜的简朴感受特别深,而且已经找到了相应的句子,哪些同学?好,这位男同学,请你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
6、师:读着读着,你会发现这几句话中突然有个词儿跳出来,跳到你的眼前。来,再读一读,看看哪个词儿在你的眼前突然跳了出来。
⑴齐读。
⑵师:告诉大家,哪个词儿在你的眼前突然跳了出来。
⑶换个词儿?还是不够!只有这个词(教师手指黑板上的“极其”两字)才够,一起读──
⑷师:为什么作者在“简单”前面还要加“极其”,而且加的不是“十分”,不是“非常”,不是“很”,而是“极其”,再读。”
⑸师:说说,你肯定有话想说,为什么在“简单”前面要加“极其”。
⑹我们一起来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总理极其简单的办公室,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办公室。
生(齐读):“这是一座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7、师: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个词,我想问一问,为什么要注意到这个词?它的主人可能会是谁?
8、师:我告诉你们,这座房子的主人就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皇帝的摄政王载丰,什么叫摄政王?管皇帝的那个亲王,比皇帝还要厉害的那一个亲王。你们不妨想一想,比皇帝还大的亲王,他的房子里曾经会有些什么东西?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想,可能会有些什么东西?
⑴师:有可能的,完全有可能啊,因为他是个摄政王嘛,绫罗绸缎,金银珠宝,古玩器皿,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价值连城,但是……但是,你们看,当这座房子成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办公的地方,我们看到了什么?来,拿起书,一起读。“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⑵师:有黄金铺地吗?师:有金银珠宝吗?师:有古玩器皿吗?师:什么都没有,只有什么,再读。
⑶师:简单吗?
⑷师:这才是极其简单呀!同学们不要忘记,现在房子的主人是谁呀?
⑸师:周总理是堂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想一想,他的手中握有怎样大的权力?再想一想,他的肩上挑着多么沉重的担子?你说这样的一位总理,他的办公室里边,他的房子里边应该摆上些什么?你来替我们的总理放一放,在他的办公室里,你觉得应该放些什么?过分么?
⑹师:但是,我们再看一看,当这个办公室成了我们总理办公的地方,你们看到了豪华的书橱吗?师:你看到了书橱上的古玩器皿吗?师:你看到了所有曾经在摄政王官邸里出现的陈设吗?
⑺师:我们只看到──“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