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数学教案 >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正文
2009-06-20 16:50:23 下载试卷 标签:运动会 分子 课件 数学 高中生活
课件出示:飞镖赛场
小免要参加的是飞镖比赛,规则是选手投中每个耙的红色区域,就可以获胜,而且在每一轮比赛中运动员都有一次选耙的机会,可是组委会并没有直接给出耙子,而是提供了红色区域占整个耙的几分之几。
A、如第1轮比赛马中,1号耙的红色区域占1/4;2号耙的红色区域占1/6;3号耙的红色区域占1/3(课件出示三个分数)
猜猜聪明的小免选择了几号耙?为什么?
我们来看一下实际的耙子与我们的推理一致吗?
课件出示三个耙子图。
B、再看第二轮比赛,各耙的红色区域占了多少?
课件出示:5/8,3/8,4/8
选择几号耙?为什么?
C、第三轮比赛,提供的数据是:2/5,3/4,3/5
这时该选择几号耙?你是怎么比的?(生表达自己的方法)教师给予肯定:你们已经学会综合运用知识去比较了,真了不起。
3、
小兔子以它的智慧赢得了本次比赛的冠军。在本届运动会上,有一个最特别的运动员,就是袋鼠妈妈,它是怀抱一只小袋鼠一起参加了跳远比赛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跳远场地的成绩如何:
课件展示:狮子1/6小时;袋鼠1/7小时;兔子3/5小时;猴子4/5小时;老虎1/5小时。
这是组委会为我们提供的袋鼠及其它运动员跳完全程用的时间,请你给他们排队好吗?
你能用一个符号连接这几个分数吗?先用“>”,再用“<”
课件出示:排好队的情景;
4.大家在比赛中非常辛苦,组委会兰猫主任为每组准备了丰富的慰问品,要求每组组长来领,门口帖着一张领取通知:
课件出示:
每一小组领取全部慰问品的1/5,第二、三、四小组依次领取余下的1/4、1/3、1/2,第五小组领取最后余下的20个。
(师创设情景):第五组组长看了通知,非常生气,怒气冲冲去找兰猫主任:“你这样1/5、1/4、1/3、1/2地分,是平均分吗?我们组只能拿剩下的20个,是不是太少了?你真不公平!”
兰猫主任拍着胸脯,笑着说:“本人做事一向公正,从不偏心”
同学们你说兰猫主任公平吗?为什么?
学生表示自己观点后可用课件出示线段图,通过各线段的对比,让学生了解每个小组领的是一样多的。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其实每组都得到的是同样多的,都是(20)个。你说兰猫主任公平吗?你看,每五组的组长冤枉了兰猫主任了不是?所以,不管什么时候,遇到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冷静思考,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仔细分析以后再下结论。
4、智力冲浪:
森林里的运动会圆满结束了,可是生活中的比赛还在延续,下面,
我们也来个趣味的小比赛,比一比谁能快速找到符合要求的分数,规则是一个同学说一个分数,其他同学按要求说出比这个分数在或小的分数。
游戏进行。
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说出很多的分数?(按照分母相同,分子相同的依次去找)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觉得快乐吗?你认为这节课上谁的表现最满意?这一节课真的学到了很多,但我们知道学无止尽,让我们一起继续努力吧!
设计说明:
1、情境教学生动具体
《课标》中指出: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就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怀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在本课中,始终围绕的一个情境就是森林里的运动会,这一情境符合孩子们的心理认知水平,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这一情境的出现可以让学生们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知道数学是用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深刻地体验数学的实用性。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通过学生观察课件两种级别无处着手时的困境,让学生找出问题所在,这就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的一种培养。
3、复习旧知引导新知
数学的学习总是在旧知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的,旧知掌握的好坏决定着新知的掌握情况,自然复习旧知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本课中复习巩固分子分母的含义意在为学生合作探究做准备。
4、合作探究、自主探索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让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独立思考,并有效地训练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积极性。汇报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已的见解,并因势利导教育学生应怎样选择具有普遍性的事物进行操作。
4、只有理解才能运用
数学知识贵在“活学活用”。学得活是说要真正理解,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够灵活运用。本课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不是结论而是知道这一结论的过程,所以让学生先自己说再出示课本上的句子对于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会有提高。
5、综合运用层层深入
练习的训练不仅和整节课的情境融为一体,而且三道题的训练层层深入,难度逐步加深,这样题型的训练符合孩子们正常的思维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更好地让学生接受并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尤其是跳远的比赛,所给定的分数看起来都是各不相连的,需要学生将这些分数相联系起来再进行比较大小,这就是难度加深,但又是所学内容的运用。
6、从形象向抽象转变
学生的思维方式总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的,在具体形象的情况下会很快理解新的一种思维形式,在其理解之后,再从形象向抽象转变,就会对这一思维形式加深了解,并且举一反三地运用,在教学中我也注意了这一点,例如飞镖赛场的设计,就是先出分数,再出耙子,让学生根据分数来想象红色区域所占的大小。
7、充满趣味富有哲理
生活中处处有被表面现象迷惑的现象,诈一听,题中的兰猫主任的确是太不公平,为第五组组长报冤,可是,动脑之后才发现自己误解了兰猫主任,这么有趣的题目蕴含的不仅仅是比较分数的大小,而是富有深厚的人生哲理。
8、用所学来竞赛,提高竞争意识
“学以致用”,让学生用所学生知识来参加“说出比一个分数大或小的分数”的游戏,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感受自己的成功。
板书设计:
分数大小的比较
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教学反思:
整体来说,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教学流程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也让学生学到了学习知识的方法,让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课标中指出,“在本学段的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燕尾服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这节课中情境的贯穿课堂是一大特色,教学中选择动物运动会这一富有趣味性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这样的处理为这节课增色不少。
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和鼓励,也是教学中值得肯定的一点。现在的教学很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要让学生感到探索和交流的过程是很重要的,在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也能找到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数大小的比较(10册)教学设计
西山实验小学校
胡巧玲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