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案

2009-06-21 13:48:43     下载试卷     标签: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感情。

  教学重点 :阿联酋人民花很大的代价种植花草及精心侍弄花草的壮举

  教学难点 :从字里行间感受阿联酋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读课题,说说“沙漠”、“绿洲”

  1、教师:“沙漠”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绿洲”在你的想象中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可以用词语、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来描绘你脑海中的“沙漠”和“绿洲”,可以用上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

  2、交流“沙漠”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

  白茫茫一片

  地上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 教师相机板书:不毛之地

  2)看图,进一步感受环境的恶劣。

  教师:阿联酋就是这样一个国家,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3、交流说说“绿洲”

  教师相机板书:绿树成阴 鲜花遍地

  出示图片,看图进一步感受迪拜生活环境的美好。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感悟壮举

  1、教师: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恶劣的自然环境建设成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呢?是如何在沙漠中建设绿洲的呢?

  2、自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线划出他们是怎么做的句子?

  3、交流出示句子。

  4、再好好地读读这两段文字,你有什么体会?

  引导学生体会:困难是巨大的;建设绿洲的代价是巨大的,但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洲的决心是坚定的。

  板书:花大代价培植

  5、齐读第三自然段。

  6、自己读四、五、六自然段,谈谈你有什么感受?

  7、交流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引导学生理解“侍弄”?

  8、再读课文,你从哪里体会到他们像爱护孩子一样爱护花草树木?圈圈画画词、句。相机板书:精心侍弄

  9、交流句子,指导读好句子。

  (1)谁能用朗读,把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

  (2)再次理解“代价”(不仅要花钱,还要花费精力),感悟园林工人“笑”的含义。

  (3)在阿联酋,仅仅只有迪拜这样一座城市绿洲吗?你怎么知道的?相机理解“星罗棋布”的意思,并体会阿联酋人民为改造环境付出的代价。

  三、通读全文,加深理解

  课文学到这儿,我们心中一定有许多感想,有许多话想要说。你想对阿联酋人民、对自己、对同学、对那些破坏环境的人……你想对谁说,说些什么,用一两句话表达出来。

  作业设计:(二选一)

  1.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

  2.收集有关阿联酋的资料或图片相互交流。

  《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通榆镇中心小学 高阿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感情。

  教学重点:阿联酋人民花很大的代价种植花草及精心侍弄花草的壮举

  教学难点:从字里行间感受阿联酋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

  二、说说“沙漠”感受恶劣、“绿洲”感受美好

  1、师: “沙漠”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生:沙漠是无边无际的。

  生:沙漠里全是沙子。

  生:沙漠缺乏水分、环境恶劣……

  师:“绿洲”在你的想象中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生:应该是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师相机板书)

  生:那儿空气是很清新的……

  2、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绿洲的,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我知道没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师:你想告诉老师什么?

  (生吱唔说不出。)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二节,谁能知道他想告诉老师什么?

  (生自由读二节。)

  生1:阿联酋人民很爱护花草树木。

  生2:迪拜很美。

  师:想看看迪拜的美景吗?(多媒体出示图片)

  师:老师听到你们都情不自禁地赞叹起来了,能通过读告诉老师吗?

  (生自由读二节。)

  生1:读2节。

  师:迪拜很干净!

  生2:读2节。

  师:迪拜不但很干净,而且很美。这么美的景色是在什么地方建起来的,阿联酋人民又是怎样建立的?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第三节,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

  3、交流“沙漠:课文中的“沙漠”是怎样的情景?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

  白茫茫一片

  地上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

  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不毛之地……

  教师相机板书:不毛之地

  (2)看图,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感受环境的恶劣)

  (3)指导读好句子,用朗读体现出环境的恶劣

  A、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

  B、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指名读—齐读

  教师过渡::阿联酋人民有没有被这环境恶劣的沙漠环境吓倒呢?他们是怎么做的?请大家再次读读第三自然段,用线划出他们是怎么做的句子?

  三、感悟壮举。

  1、学生轻声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线划出他们是怎么做的句子?

  2、交流:

  生: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师:什么?泥土也要买?

  生:因为土是咸的。

  师:水也要买?

  生:水也是咸的。

  师:原来如此,泥土、淡水、树苗和花草都需要花钱买来。

  生: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

  师:工程很复杂,也很艰巨。

  生:他们还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

  师:一根自来水管值不了多少钱。

  生:是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

  师:你来在黑板上画给老师看一看。

  (生在黑板上画数不清的交错的“水管”)

  师:原来那么多的水管。

  (通过画画,理解“纵横交错”,加深学生对自来水管多的认识。)

  3、再好好地读读这两段文字,你有什么体会?(抓住关键的词语来体会体会)

  4、交流体会:

  引导学生体会到:困难是巨大的;代价是巨大的(大到什么程度:培育一棵书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但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洲的决心是坚定的;他们通过艰辛的劳动来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师:是啊,阿联酋人们真了不起,他们不怕困难,用巨大的代价和艰辛的劳动来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让我们读好这一段文字,读出你敬佩之情。

  5、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感悟阿联酋人民怎样侍弄花草

  1、自己读4、5、6自然段,谈谈你有什么感受?

  2、交流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引导学生理解“侍弄”?

  3、再读课文,你从哪里体会到他们像爱护孩子一样爱护花草树木。圈圈画画词、句。

  4、指导读好句子。

  园林工人从路边的水箱里拉出一根大皮管,“哗——哗——”,霎时间,一阵雨雾从空中洒下来,把小草、小花、小树脸上,身上的尘土都洗得干干净净了。这时,小草更绿了,小树更翠了,小花更艳了……

  (1)谁能用朗读,把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

  (2)再次理解“代价”(不仅要花钱,还要花费精力),感悟园林工人“笑”的含义。

  5、在阿联酋,仅仅只有迪拜这样一座城市绿洲吗?你怎么知道的?相机理解“星罗棋布”的意思,并体会阿联酋人民为改造环境付出的代价。

  五、总结课文。

  1、师: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文完整地读一遍,边读边体会:阿联酋人民哪一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生自由读全文。)

  生:阿联酋人民热爱生活,他们不惜花很大的代价种植花草树木。

  生:阿联酋人民很爱护花草树木。

  师:阿联酋人民为什么那样爱护花草树木?

  生:因为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生: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生:因为他们知道这些花草树木来之不易,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建设的。

  2、课文学到这儿,我们心中一定有许多感想,有许多话想要说。你想对阿联酋人民、对自己、对同学、对那些破坏环境的人……你想对谁说,说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19、沙漠中的绿洲

  不毛之地        绿树成阴

  鲜花遍地

  花大代价培植

  精心侍弄

  教学《沙漠中的绿洲》一课后的反思

  通榆镇中心小学 高阿玲

  苏教版小语第八册《沙漠中的绿洲》是一篇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记叙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沙漠中种植并精心侍弄草木,建设绿洲,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本课的教学给了我如下的体会:

  一、情境创设到位,学生兴味盎然。如何在导入时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呢?上课一开始,我便出示阿联酋现景图,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印象。学生们一看到这幅图,一脸灿烂。有的说:“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有的说:“这里草绿花红,天空一片纯净,碧蓝碧蓝。”然后我又出示阿联酋沙漠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这里沙漠的特点。有的学生说:“天灰蒙蒙的,狂风卷着黄沙,太阳都被遮住了。”有的说:“到处是一片昏暗,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地。”看到同学们满脸忧虑,我抓住时机加以引导:“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恶劣的自然环境建设成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呢?是如何在沙漠中建设绿洲的呢?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跟随作者去阿联酋寻找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兴味盎然,探究的欲望被激发起来了。

  二、读是语文课的精髓,学生是对话的主体。教学中腾出时间让学生以读促悟,读中感悟,读出情趣,在充分读的基础上抓住重点段、关键词、耐人寻味之句,让学生品读,细思,揣摩,体悟,实现了对文本的真诚倾听和对话。语文课是一个对话的课堂,是一个互动的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打了思路,激发了兴趣,锻炼了胆量,在多听,多说,多想中得到了发展,在互动中无拘无束地塑造并张扬自己的个性,真正展示自我,释放本真。

  三、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新课标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从我的教学过程来看,注意遵循了以上新课程标准的特点。教学的最后阶段,我问学生:“阿联酋人民在沙漠中创造了奇迹!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可以联系我们的生活说一说。”使学生由文本走向生活,注重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这一设计其实也是对前面教学的一个检验。从情感的角度看,这一设计还延续着课文内在情感的发展过程,熏陶着每个学生,达到了双性统一的教学效果。

  当然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对文本的挖掘还不够,课堂上对学生放的还不够,感觉学生的思维总被我牵着,课堂上很少有出彩的地方,也就是课堂上的有效性还不到实处,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课的教学实践给了我这样的启示: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对话上有着独特的魅力,因为语文教科书上的每一篇课文本身就是一个个敞开的文本,具有生命的灵性。
 

来源:网络

   欢迎访问奥数网,您还可以在这里获取百万真题,2023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点击查看]

年级

科目

类型

分类

搜索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师公益讲座

本周新闻动态

重点中学快讯

奥数关键词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5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