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黄鹤楼送别

2009-06-26 15:47:17     下载试卷     标签:黄鹤楼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学习本课的9个生字及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4、在感悟全文后,拓展古人的送别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从人物的对话中感悟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从李白的神情中感悟朋友间的情深意重;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中感悟朋友间的情深意重。

  三、教法学法设计:

  这篇文章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人物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因为这段话中有“友人”和“伫立”,而这两词语正是可做文章之处,可以引导学生从“友人”发问,从“伫立”想开去,从而突破全文,诵读第三节与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以体会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深。

  四、学情分析:

  文章描写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且人物的情感细腻,这是五年级的孩子很难体会的,我经过多次对文本的分析研究后,发现文本的第四节内容是课文的眼,抓住这段话可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

  五、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做到能读正确字音,认清字形;

  2、能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初读课文后,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4、学习课文的1-2节的内容,体会李白与孟浩然难舍于黄鹤楼上,初感两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5、初步感受“文包诗”的课文特点、理解课文的方法是诗文结合才能明白古诗的意境。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朋友将要远行时,你会怎么做呢?(板书:送别)是的,我们应该去送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黄鹤楼)同学们读课题:《黄鹤楼送别》。

  2、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来说一说你对课文的了解情况呢?

  (课文讲的是李白在黄鹤楼为即将远行的孟浩然送行、课文讲的是李白在春天为即将远行去扬州的好友孟浩然送行、课文讲的是李白在春天为即将远行去扬州的好友孟浩然送行,别了好友后李白作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

  3、你会背诵这首诗吗?

  4、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的预习就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面老师将检查你们生字预习的情况。

  (二)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jiàn     zàn                  níng

  饯  行  暂 时  触 动  依 然  凝 视  惜 别  孤 帆

  kuài zhì             ling         sì              méng

  脍  炙 人 口  飞 檐 凌 空  繁 花 似 锦  烟 雾 迷 蒙

  (1)   不出示拼音学生读,注意学生的发音;

  (2)   出示拼音加以纠正与强调:饯、暂、凝、脍炙、凌、似、蒙的发音;

  (3)   加强字形与字音的辨析:饯——浅  凝——凌

  2、同学学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写这些生字。

  3、指导学生描红习字。(强调坐姿,巡视学生的习字情况)

  4、展示写的好的同学的描红。

  5、同学们写得认真,相信读课文一定很棒。

  (三)初读课文:

  1、强调读书的坐姿,

  2、能读正确,

  3、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全文讲了什么谁与谁的故事?

  (四)检查初读的情况

  刚才听着同学们响亮的读书声真是一种享受,谁愿意把你读得最棒得一段读给大家听一听呢?其他同学认真听,等他读完后,你来夸一夸他,好吗?

  学生评价朗读的情况(多表扬,少提不足)

  同学读得动情,评得精彩,真令老师高兴,为了大家对课文了解得更为彻底,请大家再读课文,谁能最快知道课文讲了谁与谁的一件什么事?

  (五)讲读第一节

  在学生说出(课文讲的是李白在春天为即将远行去扬州的好友孟浩然送行,别了好友孟浩然后作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后,引导学生学习的一节的内容。

  1、引导学生感悟长江边暮春三月的美景(烟雾迷梦、繁花似锦)

  2、引导学生感悟李白与孟浩然分别在即(为……饯行)

  在这大好的春色中送别友人真是一件酸楚的事,这一别,将各自孤独地面对这大好的春景,两人难舍于黄鹤楼上。(引导学生进入第二节的学习:两位好友是怎样的难舍于黄鹤楼上的呢?)

  (六)讲读第二节

  你从哪里能感受到两好友难舍于黄鹤楼上呢?

  体会: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眺望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引导学生从(一会儿……一会儿……都有意不去……藏在心底……)感悟两友人间深情厚意,难舍难分。

  (七)总结:同学们真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不仅学会了生字新词,还感悟到在暮春三月李白与孟浩然情深意重、难舍难分于黄鹤楼上。李白与孟浩然就这样无言无语直到分别吗?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八)作业设计:

  1、抄写生词2遍

  2、收集孟浩然的诗歌两首

  3、收集有关送别古诗两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文章的第三节的语言中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古诗中感悟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通过学习让学生感悟诗人与朋友的“君子之交”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同学们已经知道李白为即将远行的孟浩然送别,两友人难舍难分于黄鹤楼上,无语无言,都不愿意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是孟浩然还是顺江而下前往扬州。请同学们看这段话。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矾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我们班的同学最善于问问题,你读一读想问什么问题?

  1、友人是谁?

  2、伫立是什么意思?李白为什么“依然伫立在江边”?

  3、略号是什么意思?

  (二)精读课文

  同学所问的问题真棒,下面我们来看“友人”是谁?

  出示:孟浩然: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大多数反映山水田园风光的美好和自己隐居田园的闲适之情,诗歌朴实自然,意境明朗、优美,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请学生读,感悟孟浩然真是“孟夫子”。)

  谁能背诵出孟浩然的诗呢?《春晓》、《宿建德江》

  这位同学真了不起古诗积累真棒,请大家向他学习。

  接下来看“伫立”的意思?李白为什么“依然伫立在江边”?

  出示: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例如:伫立窗前

  凝神伫立

  教师介绍:李白长时间地站立在江边想着送别的情形,他们究竟是怎样话别的呢?

  出示: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读一读,你明白了什么呢?

  1、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情深意重。(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不知何日才能再见面、请满饮此杯、一饮而尽、暂时分别……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2、孟浩然的确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人品令人敬仰、诗篇誉满天下)此处可以再次让同学背诵孟浩然的诗句来感悟诗篇誉满天下。

  3、引导学生理解孟浩然引用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用意,加深对

  “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理解,突出两人的友谊是“君子之交”,两人的友谊如滔滔江水一般绵长。

  指导朗读,读出两人之间的 友谊如滔滔江水一般绵长,依依惜别之情。

  同学们真棒读得精彩,品悟精妙。下面我们讨论“省略号”的意思。请同学们最后一节的内容,你最想为省略号补上什么呢?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来源:网络

   欢迎访问奥数网,您还可以在这里获取百万真题,2023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点击查看]

年级

科目

类型

分类

搜索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师公益讲座

本周新闻动态

重点中学快讯

奥数关键词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5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