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黄鹤楼送别》教学实录

2009-07-09 19:39:46     下载试卷     标签:阅读 学习方法 教师 哲理故事 填报指导

  师:在哪里送?

  生:在黄鹤楼送。送孟浩然去扬州。

  师:好,稍等一下,时间?

  生:暮春三月。

  师:完整地说一次。

  生: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孟浩然送别。

  师:书上有一词叫

  生:饯行。

  师:那么,暮春三月长江边是怎么的一种美景呢?想不想欣赏一下。

  生:想。

  师:好吧,说去就去。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多媒体出示:

  暮春三月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  俯临长江 飞檐临空

  师:其实,这一组词就是风景,这一组词就是一个美丽的画面。只要你轻轻地去读一读它,并且用心地去想一想。就能看到一幅美景。细

  细地读一读吧。

  生自读

  师:能不能看到?能,好,那我找一个同学把这一组词读一下,谁愿意?

  指名读

  师:请看一下“烟雾迷蒙”这个词,联系今天早晨的天气讲一讲。雾很大,看不到十米以外。那么长江边就是这样的,烟雾迷蒙,江边的

  雾气(生:很大),还有暮春三月,江边的柳树呀。再读一遍呀。

  指名读。

  师:读“杨柳依依”的时候,你看到柳树很多,很轻,“依依”,风吹着

  生:风吹着飘来飘去。

  师:噢,再读一次。

  生:杨柳依依

  师:这么一读,柳树就活了。

  生再读

  师:“俯临长江,飞檐临空”,读了后你看到什么?

  生:长江非常美。

  师:“俯临长江,飞檐临空”这两个词语你知道是指什么的?

  生:是指黄鹤楼的。

  师:看到什么?

  生:黄鹤楼的屋檐正往上翘着,

  师:非常的雄伟,很壮观,是不是,你再读一次,好吗?

  生读。

  师:哎,这么一读,我就看到了。还有谁愿意再读一下。

  指名读。

  师:听他这么一读,你好像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一幅画了吗?谁能来说一说。

  生: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很大,花儿长得非常茂盛,风吹着柳树随风摆动,沙鸥点点,是岸上的沙鸥在飞来飞去,俯临长江,是黄鹤楼

  紧贴着长江,飞檐凌空,是黄鹤楼的屋檐是往上翘的。

  师:黄鹤楼雄伟壮观,是吧,来,一起读一下。

  齐读。

  师:李白这首诗就写在这美丽而又令人伤感的烟花三月。(出示诗)谁来读一读这首诗?

  指名读。

  师:很好,还有谁愿意再读一下?

  指名读。齐读。

  师:这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感受呢?从这首李白的送别诗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

  师:用得好呀,这是课文里的一个词。(师板书:依依惜别)说到“依依”这个词呀,我想到刚才那边戴眼镜的小姑娘读到过一个词,她

  读的是什么呀?

  生:杨柳依依。

  师:那这两个“依依”一样不一样呢?

  生:不一样。

  师:不一样,能具体地说说吗?是什么意思?

  生:是孟浩然非常地依恋。

  师:那边戴眼镜的小姑娘,刚才是你读“杨柳依依”的,那你说你那个“依依”是什么意思?

  生:“依依”是指杨柳在风中随风飘动。

  师:是呀,大家要注意区别它的两层含义。李白和孟浩然舍不得分开,因为什么呢?

  师:是因为他们感情

  生:非常深

  师:课文的哪些文字向我们传达了这种情感呀?打开书,拿出笔,请你把这篇课文浏览一下,然后呢,把你认为最能体现他们俩深情厚意

  或者体现他们俩依依惜别的句子,把它们画下来,画好了之后呢,再读一读。会浏览课文吗?对,快速地看一遍。找一找相关的句子。

  生浏览课文

  师:有的同学在第二节画得很多,有的在第三节画得很多,还有画到了第四节。

  生继续浏览课文

  师:画好的同学就把书拿起来,把画线的部分读一读。

  生读

  师:我想你一定会对你读的内容有一定的体会,那么这样,你把你的体会变成一个词或者两个词,写下来。

  师:好,写好的同学可能和你的同位说一说。

  师:好,现在让我们大家来交流一下,分享一下你阅读的收获,我刚才看了,有的同学画了好多线,还有的写的不仅仅是词,还有句子,

  你看这位小姑娘,写的话很多,你对这一节,你有什么体会?是哪一节,第三节,你从这一节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李白和孟浩然都舍不得对方,舍不得分手。

  师:舍不得对方,把你画的读一下。

  生:读“李白举起了酒杯说……永世不绝”。

  师指导:“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生再读,读得很好。

  师: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从李白的话中,我们还能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李白不忍心离开孟浩然,(此处听不清楚)。

  师:用书中的一个词来说。

  生:敬仰孟浩然

  师:从哪些词看出来李白很敬仰孟浩然?

  生:“您”,“夫子”

  师:还有吗?

  生:“兄长”和“老师”

  师:好呀。我们想一下,只有什么样的人才会被称为“夫子”呀?

  生:很有学问的人。

  师:比如“孔夫子”。还有“您”呢?心中有你才称为“您”呀。我们知道,李白号称“诗-仙-”,那么孟浩然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值

  得李白如此敬仰呢?你了解孟浩然吗?说一下看看。

  师:我们回忆一下,你背过孟浩然的诗吗?谁来说?

  生:春晓。

  师:大家会不会,一起来背一下。(生背)还有没有?记不起来了呀?我记得还有一首叫《宿建德江》,(师背了两句,无人接)。噢,

  不会呀,那不会就算了吧。就说第一首《春晓》吧,从几岁的孩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几乎人人都能出口吟诵。这就叫,文中的一个词叫:

  生:脍炙人口。

  师:还有一个词说孟浩然的诗篇是“誉满天下”,把这个词读给我听听。

  连读三次。越读越响

  师:就这个满腹诗篇的孟浩然,不愿意与贪官污吏为伍,不想做官,李白还有一首诗,就是这样赞美孟浩然的。大家一起来读。出示: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师:孟浩然年轻的时候,他不愿意为官,他宁愿和青松和白云相伴到老,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崇高人格的孟浩然,就是这样一位有着誉满天

  下的诗篇的孟浩然。怎么能让李白不敬仰呢?刚才是谁说的,是你说的吧,好,你把书捧起来,把李白的话再读一遍。让我们听一听这敬仰之

  情。

  生读:“孟夫子……满饮此杯吧”

  师:从李白的话中,我们仅仅体会到的是李白的敬仰之情吗?还有什么?

  生:还有依依惜别之情。

  师:是哪个句子?

  生:“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满饮此杯吧”

  师:不知何日才能见面,未曾分手,已经盼着再次的相见。从这里,足见他对孟浩然的难舍难分。我想请你把李白的话再读一次。大家听

  一听这份难舍之情。

  生读:“孟夫子……满饮此杯吧”(深情、伤感)

  师:你就是那伤感离别的李白,如果你真的是他,你认为在我们班谁会是你的知己孟浩然呢?

  生:黄笑雨

  师:噢,好,黄笑雨是他的知己孟浩然,那黄笑雨你接着把孟浩然的话读出来吧。

  生读:“孟浩然接过酒杯,……永世不绝”

  师:再来一遍,“我们的友谊--”

  生读“我们的友谊却像……”

  师:我想问一下,什么是知己呀?他说你是他的知己,你说什么叫知己?

  生:朋友

  师:就像你和他,是不是?是什么样的朋友?

  生:友谊深厚的朋友

  师:你们俩在一起怎么是知己的?

  生:互相认识、互相帮助。

  师:互相帮助,在一起说真心的话。是这样吗?

  生:嗯

  师:是这样吗,那个男孩?好的。你是他的知己,他是你的故人,相信你能够听出来他的话中的宽慰和难舍之情,你再读一遍,我们大家

  再听一听孟浩然的话。

  生再读。

  师:王勃的这首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什么意思呢?

  生:虽然……,我们的友谊却像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师:他用书上的话来解释,用自己的话呢?

  生:用自己的话,虽然我们隔着江河,但是我们的友谊会很浓厚。

  师:虽然我们会分手,但是我们的心却永远在一起。女同学你们来做一回李白,男同学做一回孟浩然,我们一起合作一下,再现一下那个

  话别的场面。

  师引,读白,女生读,男生读。

  师:举起这杯离别的酒,千言万语涌上了心头。但是在分手的时候,他们为什么还要一起仰望蓝天白云呢?“一会儿远眺江上的美色”谁

  来把上一节读一下。

  指生读

  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他们都不愿意触动那惜别之情,而是把这份情藏在心底。

  师:好,谁还愿意读。

  生读。

  师:在这样的大好春色里,如果孟浩然他不去扬州,他会和李白在干什么呢?

  生:他们会在一起游览天下,而且还会把酒言欢。

  生:欣赏黄鹤楼的美景

  生:在长江边欣赏长江的那种气势。

  师:他们还会在一起吟诗

  生:吟诗作对。

  师:是呀,可是那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一样的蓝天白云,一样的良宵美景,他们这一次的相约却是为了分手,他们这一次的饮酒却是

  为了话别,“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生附和)你们看,江边这醉景的兰花似乎也收敛了笑容,他们在为这对友人的分手而伤感

  (音乐起)你们看到柳树了吗?你们觉得柳树好像都怎么样?

  生:依依的柳树仿佛也在挽留孟浩然匆匆的脚步。希望孟浩然不要这么快的就走。

  师:你看到那点点沙鸥了吗?你觉得它们在干什么?

  生:那点点沙鸥,他们飞着向孟浩然送别。希望他慢点走。

  师:它想对孟浩然说什么?

  生:它想说“孟浩然,你慢点走,难道你不想再看看李白吗?”

  师:不忍离别但是终须别呀。同学们,我们也一起送送我们的友人孟浩然吧。起立,大家一起来读,“友人”,开始。

  生读:“友人登上了船……流向天边”

  师:“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读

  生读:“李白依然……流向天边”

  师:“白帆已经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读

  生读:“李白依然……流向天边”

  师:滚滚的江水带着故人流向远方,但李白却久久地站在这里,不忍离去,李白此时在想些什么呢?

  生:他在想,孟浩然到了扬州之后会不会写信给他,会不会早点回来,大家回忆以前的往事。

  师:牵挂他。还有呢?

  生:他还想,如果我一直看着孟夫子的船,他一定不会走远,他一定还会再回来的。

  师:他会回来的,船走远了,但是我的心会陪伴着他,思念着他。你还要说?说吧

  生:李白肯定会想,“虽然孟夫子已经离我远去了,但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的心会一直陪伴着他走向远方”

  师:这份思念,这份牵挂,就像是一江春水

  生: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师:这样的深情厚意,李白只用了两句诗,就把它写得淋漓尽致,读。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再读一次。

  生读

  师:人生难得是欢聚,可叹别离多,多少年过去了,每当我们和亲朋好友离别的时候,依然会满怀深情地吟诵起这首诗,把它吟诵一遍,

  读。

  生读全诗。

  师:每当我们吟诵起这首诗的时候,我们似乎又回到了那春日的江边,读。

  生:“暮春三月,长江边……飞檐凌空”

  师:透过诗中的每一句,我们仿佛还能看到,读。

  生:“友人登上了船……流向天边”

  师:此情此景,都将像李白的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一样,永远地铭记在我们的心中。课文学到这儿,我想大家对这首诗的意思一定有所了

  解了。噢,都想说,给你一个机会,把学习手册打开,第67页第5题第二小题,这首诗的大意是什么?我想给大家一个合作的机会,因为时间比

  较短,同桌一个写前两句,另外一个写后两句,这两句一个是写景叙事的,另一个是写景抒情的。你们俩分工好了以后就可以开始读了。

  指名交流。

  师:李白和孟浩然的这段故事成为我们中国流传的一段千古佳话。(音乐起,歌词如下:)

  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

  真情伴你走,春色为你留,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扬州城有没有人为你分担忧和愁。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知心人,扬州城有没有人和你风雨同舟。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

  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才知道思念总比西湖瘦。

  师:课后大家可以再读一读这两首诗。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潇潇斑马鸣。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我,从来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完)
 

来源:网络

   欢迎访问奥数网,您还可以在这里获取百万真题,2023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点击查看]

年级

科目

类型

分类

搜索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师公益讲座

本周新闻动态

重点中学快讯

奥数关键词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5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