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2009-07-10 23:19:54 下载试卷 标签:教师 阅读 语文 启蒙教育 英语美文
第一课时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望月》。
(板书:望月)和我一起写课题,注意“望”的第三笔是竖提。齐读课题。(生齐读)
师:课文预习了吗?读了几遍?
生:七遍。
生:五遍。
师:这篇文章写谁在哪儿望月?
生:写作者和小外甥在江轮上望月。
师:一定是作者吗?
生:写课文中的“我”和小外甥在长江江轮的甲板上望月。
生:还写了他们一起背古诗,一起谈论月亮的事。
师:课文读了五六遍,能有这么多收获,就很可以了。
[于老师自评:学生预习了,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通过交谈是为了了解学生掌握得怎么样。这也是让学生初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我的随感:于老师的导入可以说是开门见山,简洁明了。和学生一起板书课题,这是于老师的一贯做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
(老师出示生字:甥、瞳、烁、斑、沐、仁、喻、絮、锁、呵、欠)
师:这课的生字比较多,同位互相读读听听,看谁预习得好,读得准,都认得。
(同位的同学互相读给对方听,互相纠正。)
师:请班长读一读。(师指生字,班长读。读得很正确。)不愧是班长。——谁再读?(接着又对班长耳语一番,由他指定几位同学读,无一错误。)预习得真好,每课都能这样预习吗?
[于老师自评:因为是借班上课,对学生不了解,所以只能请班长指定部分学困生来读。他们认得了,其他学生问题就不大了。我经常说,教学一定关注学困生。]
【我的随感:这是我们一般教师在公开课中最关注的是那些能“撑场面”的学生,好让教学更顺利一些。而于老师则更关注学困生,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生:老师说,您要给我们上课,所以要求我们好好预习。
师:下了死命令的,是不是?(笑)因为你把“好好”说得特别实在,特别重。(笑声)
生:我们平时也是这样的预习的,都是“好好预习”的,当然这次更认真一点。(笑声)
师:实话实说。如果我是你们中的一员,我也会像你们一样比平常多读几遍。为什么?为了给班级争光,为了让于老师满意呀!养成预习这个习惯非常好。课文读得怎么样?
生:我能流利地读下来了。(该生是男同学)
师:那我就请你,你再邀请两位同学一起读课文,好吗?(该生邀请了两位男同学)
师:你不能都请男生,也要给女同学一次机会嘛。再换一位女同学——咱们不换了,再增加一位女同学好吗?
[于老师自评:当时我想,不能换!否则被换下的男同学也会不好受的。于是决定再增加一位。善待学生应体现在方方面面,尤其是小的方面。小的方面,学生感受更真切。]
【我的随感:课堂上如何尊重学生?于老师的做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该生又请了一位女生。老师为他们做了分工,四人一起把全文从头至尾读了一遍。个别读得不好的地方,做了纠正,有些句子还领读了一下。初读课文很实在。)
[于老师自评:著名教育专家张庆、高万同老师常说,阅读教学要“强化初读,延迟开讲”;还说,“课文不读熟不开讲”。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是基础,是“保底工程”。书面语言是怎么学来的?是读。语感是怎么培养的?还是读。在这方面花时间是值得的。在初读中,我不放过任何一点错误,不达到正确、流利的目标,决不罢休。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但只要我们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多多鼓励,人人都可做到。]
【我的随感:强化初读,关键是要落实到实际课堂教学中。向于老师学习。】
师:听我读一遍行吗?——请听好。看看哪些地方你认为读得好,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读得不好,你认为不可取。(老师把课文范读了一遍,老师读得绘声绘色,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读完,掌声雷动。)
[于老师自评:范读我都是选择在学生“尝试”过之后。美文要美读。我体会到,教师读好了,就会使自己的语文教学富有生气。不但使教学有成就,而且省力气。]
【我的随感:范读也要把握好时机,这样才能让发挥它应有的效果。】
师:我备课时,至少读了五六遍,但我今天读得还不太好,有两个地方读得不连贯。大家为我鼓掌是鼓励我。同学们,课文读好了,真是一种享受。大家再读读看。(学生读书的兴致十分高涨。)
[于老师自评:学生是很爱自己的老师的。我对学生表达的对我的爱,一定向学生发出“我知道,而且领情”的信息。此外,还是表示感谢,因为师生是平等的。我范读过之后,学生的读书热情总是很高涨的。声情并茂的范读有激情激趣的作用,有使学生顿悟的作用。]
【我的随感:于老师在课堂上的真情表白打动了学生,也激励了学生。】
师:下面还有点时间,请全班同学把生字写一写。先在书上,把生字描红一遍。然后拿出写字本来仿影、临帖。
(学生按要求写字,最后,老师强调了“甥、瞳、锁”三个左右结构的字的左右各占的比例,并作了示范。)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