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中小学生体育运动除了体育课还该做什么(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文章作者:范佳元 季芳 2016-05-27 10:58:06

办好学校运动会
课外活动、学校运动会是学校最直接的“体育实践”形式。但原本应成为校园“节日”的学校运动会往往是“极少数人在比赛,大多数人在晒太阳”。“以往,很多学校开展体育活动只是一部分人参加,校园体育往往只能成为‘少数人的活动’。”吴键说。
“好多学校开运动会只为完成任务,而且过多迁就学生,怕天热怕下雨,设置的项目也只是少部分人参与。”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认为,学校运动会与日常的体育教学、平时锻炼脱节的现象使运动会的效果大打折扣,“学校平时要多为学生提供在运动场锻炼的机会。”
8岁的刘伯暄是广州大学附属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学校运动会上,比起50米短跑的个人项目,他更愿意报名参加4×50米接力跑,“因为跑好了,不仅自己可以拿到奖品,4个人都有。”团队意识就这样润物无声地在孩子心里生根。据刘伯暄的母亲郭女士介绍,校运会同时也会邀请家长参加,小朋友担任志愿者为家长提供服务,“我觉得这(校运会)是塑造孩子性格的好机会,比如让孩子学会关心照顾他人等。”
“体育是素质教育也是健全人格的教育,包含团队协作、竞争意识,充满正能量,也越来越受到学生、家长和老师们的认可。”张欣欣说。
解决学生运动不足的问题,仅仅依靠学校和老师还远远不够。“家长要支持学生参加社会体育活动,社区要为学生体育活动创造便利条件,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区联动,共同指导学生体育锻炼的机制”,校园体育在今后的开展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鼓励家长的参与,同样是史家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特色之一。张欣欣介绍,学校有专门的爸爸运动队,在校运会开幕式上还有爸爸方阵参与入场式,目的就是鼓励家长们能够多带着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多参与孩子的成长。“运动习惯的养成不能单纯靠校内有限的运动时间,还要在家庭营造氛围。”他说。
搭好校园赛事平台
如果说校运会的“气质”在于“重在参与”,提升体育的教育功能,那么跨地区、贯通小学到大学的校园竞赛体系将发挥着为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成才路径、培育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
5月初,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男子篮球队获得“北京市中小学篮球冠军赛—Jr.NBA高中组”总决赛冠军,司职后卫的王孟轩获得MVP(最有价值球员)称号。接过奖杯时,王孟轩动情地表示,希望将来有一天能代表北京队参加CBA(中国男篮职业联赛)比赛。
王孟轩的理想有现实路径来保障,从小学到大学的四级篮球联赛体系已经搭建完成,在升学的过程中,联赛级别也在提升,学生球员中的佼佼者可以在级别最高的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舞台上亮相,一些人还可以参加CBA“选秀”进而成为职业球员。
运动项目的发展离不开赛事。日本校园足球之所以持续百年历史不间断,与其最初注重赛事搭建和交流密不可分。百年赛事积淀下文化和传统,帮助足球真正在校园扎根,这也是日本足球在亚洲取得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各种校园赛事日益红火,其中足球声势最大。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中小学体育教研员余立峰认为,建立竞赛体系一定要结合所在地区和学校的特点,“可以采用布点的方法,让在项目上真正有特长的学校参加进来,而不是建立一个比赛,要求所有学校都参加”。
校园赛事体系有利于整合各方资源,让“教体结合”有了抓手。谈及学校体育,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王艳霞说:“我们的理念是把北京市的优质体育资源让学生使用,将学生比赛提升到一定高度,充分尊重学生球员,使他们有更好的舞台展示自我,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