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小学语文网 > 小学课文 > 正文

《五彩池》教案(2)

来源:奥数网 文章作者:@佚名 2017-07-06 09:58:15

智能内容


  生:不好,大大小小一词能让我们感受到水池很多,而大小则不能。

  师:你们知道吗,藏龙山上共有大大小小的水池4000多个,(停顿一下,让学生感叹)怎样?真多啊!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会再来读读这句话。

  师:我们通过抓住“漫山遍野”“大大小小”这两个关键词,感受到了五彩池的神奇。出示学法:抓关键词

  【设计意图:抓关键词品读句一,传授学生学习方法。通过读一读,解一解,比一比等方法理解关键词,从而体会五彩池的神奇——数量多。】

  师:你还从哪体会到五彩池的神奇?

  (2)“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的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师:还有谁想读读这句话?

  师:这句话中你们最喜欢哪个词?透过这个词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出示学法二:想象画面)

  预设:

  生:我最喜欢“无数”这个词,透过这个词我看到了水池遍布整个藏龙山。

  师:是呀,我也看到了到处都是水池。

  生:我喜欢“灿烂”这个词,透过这个词我看到藏龙山上阳光普照。

  生:我喜欢“闪耀”这个词,透过这个词我看到了无数的水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生:我喜欢“巨幅”这个词,透过这个词我看到了辽阔的藏龙山。(这一个个水池在哪?藏龙山。)

  生:我喜欢“宝石”这个词,透过这个词我看到了光彩夺目的水池。

  师:聪明的你能告诉我,这个“宝石”指的是什么吗?

  生:宝石指的是水池。

  师:对了,作者在这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比作(让学生接着说)

  师:恰当的比喻不仅能使语句更生动,还能让我们感受到水池的美丽。

  师小结:藏龙山上阳光普照,漫山遍野的水池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宛若颗颗宝石。多美的画面啊!(出示熠熠生辉的水池图片)(教师配乐感情朗读这句话。)

  师:你们也能读出这美丽的画面吗?生配乐朗读

  师评价:真美!你们不仅能体会到美,想象出美,还能有感情地读出美,真不错!

  【设计意图:抓关键词、想象画面理解句二。“这句话中你们最喜欢哪个词?透过这个词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一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适时的图片展示及配乐朗读把情感推向**。】

  师:还有哪句话能让我们感受到五彩池的神奇?

  (3)“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

  师:五彩池神奇在哪?(这就是五彩池不同的形状)

  生:五彩池的形状很多。板书:形状

  师:你是从哪知道的?

  生:句尾有一个省略号。

  师: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不仅要关注文字,还要关注标点。

  师:刚才我们通过想象画面感受到水池的美丽,那请同学们再想象一下,水池还会有像什么的?

  生:有像花朵的。

  师:你想象得真美!

  生:有像树叶的。

  师:真奇啊!

  生:有像圆月的。

  师:还有像圆月的,真是太美了!

  师:有这么多形状,此时省略号能改成句号吗?

  生:不能,因为水池的形状还有很多很多。

  师: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配合读一读这幅美丽的画面。(补充的句子结合课题的形状齐读)

  师:真是形状各异啊!

  【设计意图:抓标点符号理解句三,感受五彩池的神奇——形状多,夯实学生基础。】

  (4)“有些水池的水还不止一种颜色,上层是咖啡色的,下层却成了柠檬黄;左半边是天蓝色的,右半边却成了橄榄绿。”

  师:从这句话中,你们感受到五彩池神奇在哪?

  生:五彩池的颜色很多。板书:颜色

  师:有哪些颜色?

  生:咖啡色、柠檬黄、天蓝色、橄榄绿。

  师:这些表示颜色的词有什么特点?(像柠檬一样的黄我们叫柠檬黄)

  师:你们还能说出这样的词吗?

  【设计意图:感悟特点,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师:老师这里也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引读:有些水池的水还不止一种颜色,上层是,下层却成了,左半边是,右半边却成了。(三读句子)

  师:这么多颜色真是——(色彩斑斓、五彩斑斓、五光十色、五彩缤纷……无比神奇)

  【设计意图:三读句子,在读中充分感受池水的五彩斑斓。】

  ◆欣赏美景

  师:这么美丽,这么神奇的景象你们想不想亲眼看看?

  生:想!

  师:大家请看这儿。

  师:从同学们的惊叹声中我发现你们都被神奇的五彩池折服了。

  【设计意图:欣赏美图,加深感受,把情感推向另一个**。】

  ◆品读“更”字

  师:课文学到这,你们能完整地告诉我五彩池神奇在哪吗?(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回答)

  师: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我们知道了作者惊奇于五彩池的数量多、形状多,从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我们又知道了作者惊奇于池水的颜色多。那么作者最惊奇的是什么呢?你是从哪个字知道的?

  生:“更”字。

  师:请同学们读读这个字。(三读)透过这个“更”字你们感受到——

  生:从这个“更”字,我可以感受到作者在看到池水时非常惊奇。

  师:作者在看到水池时就已经惊奇了,看到池水就更加惊奇了。仅仅一个“更”字就很巧妙地把2、3自然段衔接起来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指着2、3段说)

  师:我们再一齐来读读这句话,读出作者的惊奇。

  【设计意图:通过“更”字的教学引导学生感悟过渡句的作用,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

  ◆品读池水美丽神奇的原因

  师:引读:可是把水舀起来看,——读:

  师:读到这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了呢?

  师:作者心中也有这个疑问。一起来读一读。你们能找到原因吗?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四自然段,找出原因。

  生反馈原因,并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成因:

  生1:池底有许多石笋

  生2:石笋表面有一层石粉

  生3:阳光的折射

  生4:花草树木的倒影

  师生配合朗读地四自然段。

  【设计意图:池水美丽神奇的原因,学生感兴趣,理解也无难度。放手让学生自学,符合教材、学生的特点,也很好地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教学思想。】

  四、层层引读,升华情感

  师:正是因为这些才使得五彩池的水五彩斑斓,美丽极了,看到这神奇美丽的水池,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感叹!读——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音乐起)

  师:小时候我听奶奶讲,西方有座昆仑山,山上有个瑶池,那是神仙住的地方,那里的水好看极了!奶奶的故事让我憧憬着瑶池,向往着瑶池,没想到在四川松潘,我真的看到了像瑶池那样神奇的五彩池。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读句子)

  师:(指着板书总结)这漫山遍野的水池,这形状各异的水池,这五彩斑斓的水池让作者惊叹不已,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读句子)

  【设计意图:层层引读,升华情感。一读是对成因的总结,二读照应文章开头,三读总结全文。在层层引读中,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惊奇及对五彩池的喜爱之情。】

  五、板书设计:

  2、五彩池

  数量

  神奇形状多

  颜色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式的板书设计,简洁明快,既突出了理解的重难点,又体现了本课情感的目标。五彩图形的课题与神奇的五彩池相呼应】

  六、作业设计

  1、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2、推荐书《中国风景名胜》,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