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行为问题的正确解决方式(三)(2)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8-06-20 09:44:18

许多老师认为,如果让学生参与到自身问题的处理中,让学生说话,学生就会狡辩、强词夺理。其实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教师的引导方向密切相关。
当教师重在分析学生产生行为问题的个人品质、能力原因时,学生就会产生万博体育app:的逆反情绪、为自己辩解,即使口头不辩解,心里也不认同、不服气。因为这种谈话等同于在学生脸上贴了一个不好的标签,学生出于自我保护自然不舒服、不乐意。
如果教师运用解决问题、找寻学生美好品质和能力的问句,将谈话重心放在发现学生美好品质和能力并予以肯定,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就会被调动起来,既会对教师产生尊敬、感激的情感,又能认识行为错误,明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案例5
在食堂吃午饭时,小E让同学往里挪挪,给他让出个座位,同学不乐意,两人发生争执。小E由生气逐渐升级为愤怒,随手拿出兜里的裁纸刀向同学挥舞。
接下来,班主任和小E的谈话艰难、费力。班主任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地向小E讲解“同学有权让座或不让座,你错在自我中心,强求于人”,小E则辩解“是人都会让,他怎么就不能让”“是我,我就会让”,意为不是自己错了,是同学错了。小E的振振有词让班主任很生气,被迫加大批评强度,同屋老师们也加入劝解或责备小E的行列。
小E受不了,委屈地哭了。再后来,小E不耐烦地说“行,我错了”,又果断、恶狠狠地低声说“算我栽了”。之后,班主任又批评小E态度不好,最后以小E的沉默——老师认为的好的认错态度收场。
如果老师能先让小E说说事件过程中自己的想法和心情,然后肯定小E“是我,我就会让”的为别人着想的想法,再启发小E“如果遇到不肯让座的人有没有更好的解决问题方法”,得到接纳、受到肯定的小E可能就会更理性地思考问题,反省自身需要改进的地方。
之后,老师谈话的重心应放在启发小E“今后如何避免冲动时挥舞刀子等极端行为”。这样的教育思路,才能使小E成为自己行为问题的反省者、责任人,自发自觉地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行为,他也会与老师建立友好的关系,而不是对立,充满敌意。
当然,对于学生的行为问题,除了教师的引导、教育,适度的处罚也是必要的。当对学生实施处罚时,要给学生表达、申述的机会。这也是维护学生权益、引导学生参与行为问题解决的方式。
发生行为问题是学生急需情绪调整指导、情感关怀的信号。教师抓住这一契机,积极促进学生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不仅有利于矫正学生问题行为,更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