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小学语文网 > 文学常识 > 正文

小学语文古诗词常用意象寓意:梧桐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8-09-06 16:11:16

智能内容

小学语文古诗词常用意象寓意:梧桐

  意象是鉴赏诗歌的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元素。抓住了意象也就把握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所以了解意象的特殊寓意,是读懂作品的关键。下面这些意象就常含有不同的寓意。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以上意象经过历代诗人创造,已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夕阳”并不凄凉,而是表现诗人激昂的情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中的柳就丝毫没有惜别伤怀之意。所以具体诗歌还应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