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教育新闻 > 正文

刘文魁:迷恋一个纯粹的世界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8-12-12 19:19:33

智能内容

  刘文魁,九三学社社员、郑州科技学院董事长,曾荣获九三学社全国十大楷模称号。

  他幼读私塾,13岁上小学,20岁留校做教师,34岁跟随华罗庚先生在全国推广“优选法”,49岁第一次走出国门,50岁开始创业,为贫困生创办一所大学,70岁他所创办的大学擢升本科,80岁依然激情不减,致力于做应用型大学的探路者。他将自己创办的大学作为生命的主场,默默耕耘30载。他被称为“奋斗先生”。他就是郑州科技学院创始人刘文魁。

  一位有故事的人

  从租几间简陋教室起步的1988年,到在全国民办高等教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新万博体育下载:,刘文魁创办的郑州科技学院历经30年时间,实现了从0到1、从1到N的跨越式发展。学校从最初高考落榜生的“避风港”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方“旗舰校”,30年来创造了从非学历教育到高职教育再到本科教育和国外合作办学“三级跳”的蝶变,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发展之路。

  虽然现在刘文魁创办的郑州科技学院已经实施本科学历教育,他本人也是数控专家,曾跟随华罗庚先生7年,是全国九三学社十大楷模之一,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民办教育创业人,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小时候因为家穷读不起书,差点成了文盲。

  刘文魁的人生攒满回忆。

  童年时期,刘文魁是在逆境中度过的,但他却能在逆境中找到向上的动能。读过不到一年的私塾,诵经典,习书法,这样的学习生涯给他积淀了什么样的国学功底?

  少年时期,艰难求学,家庭贫困的他因为无钱读书常在学堂外旁听,幸运的是,他遇见了一位好心的校长,给了他免费上学的机会,这样的求学经历对他后来的办学之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青年时期,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理想照进现实,成为一名工科教师,工作期间跟随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推广“优选法”,这样的经历又对他的治学打下了怎样的根基?

  中年时期,以借来的10万元为启动资金创办大学,因为是租房办学,曾在3年内7易校址;因为没钱交房租,曾被房东锁在屋里不让出门;在征地建校过程中更是遭遇了难以想象的阻力。在内忧外困的情况下,他是如何与困难相处,最终“突出重围”的?

  如今,已经年届80的刘文魁,依然工作在第一线,每天早出晚归,坐在那间如今看来还有点简陋的办公室里思考学校未来,是他的必修课。毫无疑问,这所大学几乎是他生活的全部。这又是怎样一种坚守?

  刘文魁一生的故事主题,就是创办一所大学的故事主题——

  他是一位“与困难为友”迎难而上的创业者。从一所场地靠租赁、教师靠聘请、资金靠借贷的“三无大学”起步,到今天累积资产近20亿元,为社会培养了10多万人才的本科大学,期间经历的挑战与艰难不胜枚举。曾因自学考试专业设置问题引起的风波差点导致学校夭折,也曾因基建产生纠纷被工人围堵……这么多棘手的问题,最终刘文魁都凭借不服输的精神闯过了一道道难关,将自己的大学不断带向一个个新的高度。

  他是一位不忘初心、守正出新的办学人。“不等、不靠、不要、不拿”是刘文魁办学和做人的原则。实干与远见,在刘文魁的办学路上是两种极致的并存。刘文魁具有创始人身上应有的大局观、方向感、平衡感和意志力。他始终踏踏实实办学、勤勤恳恳育人,不盲从,不上市,不玩资本,不过度依赖政策。如今,拥有机械天赋和工匠精神的他又锁定了“新工科”,志在“新工科”建设上做真正的领跑者。

  “守住寂寞,练好内功。”刘文魁说,“这一生除了教育,再无其他多余的追求,一心只为做最真诚的教育,做最值得学生信赖的教育。”

  一桩有意义的事

  30年前,50岁的刘文魁开始创业。对许多50岁知天命的人来说,通常是守业的时候,很少有人愿意再去选择打拼。然而,刘文魁却毅然决然走上了创业之路。“如果仅仅是心动,理想永远只是理想。”刘文魁发出这样的感叹。

  刘文魁创业的年份是1988年。这一年,改革开放刚刚走过10年。当时,正值百废待兴之际,国家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民办大学正是在这一波澜壮阔的背景下逐渐复兴的。

  他义无反顾地选择创业源于一次走出国门受到的思想冲击。

  1987年底,新加坡。一个中国考察团来到这里进行教育和经济考察。这个考察团由九三学社河南省郑州市委组织。刘文魁是考察团成员之一。第一次走出国门,来到了一个与中国有着相同文化底色和不同制度的国度,刘文魁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期待。新加坡的高等教育普及率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而国内的大学入学率之低则令他心情沉重。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感、责任感,让他心中渐渐萌生了一个清晰的想法——回国创办一所可以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