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学生有叛逆的心理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9-01-27 18:37:20

预防学生有叛逆的心理
1、宜疏不宜堵
根据孩子年龄特点、理解能力,采取疏导的办法,效果往往比简单的堵截、禁止要好。有些事情靠简单命令式的禁止是收不到效果的,结果往往是禁而不止,只有通过说服、诱导的方法进行疏导。对待同一事情,方法不同,所得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2、宜褒不宜贬
孩子在完成一项工作时总会遇到困难,这时家长绝不能说:“我就知道你完不成任务。”“我看你就会说大话”等等丧气话,这样会贬低孩子的信心,容易让孩子在今后遇到困难时就打退堂鼓。当孩子在完成任务中有了点滴进步时,家长要抓住时机,适当、适度地给予肯定、鼓励和赞许。孩子在享受成功的乐趣时,他的信心就会足,心情也就会好,乐于接受家长提出的要求。
3、宜静不宜动
遇到孩子违反纪律,或与父母“顶牛”时,家长要冷静,不要急躁。遇到出现僵局时,可以先放一放,拖一拖,这有利于双方都反省自己。反之,双方都在火头上,互不服气时,孩子质问父母,家长怒不可遏,甚至大动干戈,拳打脚踢,这样只能激化矛盾,丝毫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4、宜尊不宜刺
尊重孩子,爱护孩子是教育的前提。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父母要有爱心,还要关心,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孩子的心理共鸣,激发其上进心。十二三岁的孩子具有强烈的自尊心,最忌父母的讽刺、挖苦。如果采用讽刺、挖苦的做法,就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总之,我们从学生反叛心理的形成中可以看出:逆反心理的产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所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特征。教师就要认真对待这一种现象。我们所要做的是认真分析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个体产生这一现象的具体应对方法,尽量避免因为教师原因产生学生的逆反心理。即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我们也要及时的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调适,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发展,实现我们教育的真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形成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