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数学教案 >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正文
2019-05-22 11:00:00 下载试卷 标签:数学下册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三、拓展:断尺测量(量小棒)
师:小胖不小心把他的尺折断了,还能量吗?(示多媒体,小组尝试,汇报方法)
用自己的尺验证一下。
如果你的尺断了或者0刻度模糊不清,千万不要扔掉,我们可以从其他刻度数字开始测量,然后把后面的刻度数字减去前面的刻度数字就是测量的结果了。
四、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度量(二)
cm 厘米 1厘米=10毫米 准
mm 毫米 1cm=10mm 齐
读
线 段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
2、会画线段、会量线段,会比较线段的长短。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几何的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线段,会量、会画线段。
探究线段的特征。
三、教学准备:
尺、课件
四、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认识线段
1、(1)出示:
(2)从学校去小丁丁家有3条路,你想走哪条?为什么?
(第2条,因为它最短)[电脑出示: ]
2、认识线段
(1)仔细观察,它是什么样子的?
(2)自己说一说
(3)汇报
(4)揭示概念:象这样直直的,有2个端点的线叫做(线段)
说明:
选择生活素材引入课题,让学生从道路的选择中感悟“线段”的概念,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特征,更深刻地形成“线段”概念。
3、判断:哪些图形是线段?
出示:
4、联系生活
走进小丁丁的房间,看一看,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
同桌说一说
汇报
找到的这些线段,你发现它们的方向怎样?
那它们为什么都是线段呢?
说明:
创设小丁丁的房间有趣地情境,通过学生找一找、数一数等活动,活跃学生思维,激发求知欲,在判断线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线段”的特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离我们并不远就在我们身边。
二、量线段
1、(1)红线妹妹和蓝线弟弟发现了矛盾,瞧:
你们认为是红色线段长?还是蓝色线段长呢?
(2)有没有办法知道它们到底谁长呢? 量一量。
你是怎么量的?在量的时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小结
量一量
独立完成
交流汇报
说明:
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度量”的方法,所以量线段这一环节,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着量线段,通过量的过程,提醒大家量线段的注意点,从而发现两条线段长度一样。
三、画线段
1、尝试画线段
(1)会量线段了,想不想自己也来画一条线段呢?
(2)自己试一试
演示——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2、画指定长度线段
你能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试一试
和你的同桌交流画法。
汇报:有没有办法验证呢?
小结:通常我们是从刻度“0”开始画到刻度“4”就是4厘米。
说明:
由学生尝试着画线段,再通过电脑演示规范画法,掌握画线段的方法。
在学生尝试学习的过程中,选择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画长是4厘米线段的方法”,引导他们操作、展开讨论,学会归纳。
四、拓展小实践
1、(1)小胖不小心折断了一把尺,它缺少了“0”刻度,你能用它量出练习本的长吗?
(2)汇报
总结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