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9

2009-06-26 13:50:00     下载试卷     标签:教师 哲理故事

  【教者注】有这样一个故事:妈妈问女儿:这个(英文字母O)是什么?女儿张口就答:O。妈妈大吃一惊:你怎么认识的?女儿很自豪:幼儿园老师教的!第二天,妈妈以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为由将幼儿园告上法庭。法庭上,妈妈给法官和陪审团讲了一件事:某心理学家在白纸上点了一点进行测试,问题是:这是什么?幼儿园孩子的答案很多且想象丰富、奇特;小学生回答减半;中学、大学逐级减半;研究生回答统一又准确:白纸上的一个点。结果,妈妈胜诉。

  读罢,深有感触。于是,学习支玉恒老师《西门豹》的教法,进行本课教学。尽管诸多邯郸学步之举,但吾辈后生,贵在学。贻笑大方,不必介意。

  第一课时

  师:孩子们,我们又见面了!高兴吗?

  生:高兴!

  师:谁还记得我们以前一起学习过哪一课?

  生:《鲸》。

  师:对。记得真清楚。那一课我们学得开心吗?

  生:开心!

  师:今天,我们仍然会学得很开心。不过,学习中有可能会让大家“伤心”哦!

  生:不会。

  师:好吧。咱们上课。课前已经把课文读过两遍以上的同学请举手。(全部举手)很好!

  师:请大家看课题,这个星号是什么意思?

  生:表示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

  师:谁知道什么叫略读?

  生:就是说要简单的、简略的读。

  师:还有一点十分重要,就是这篇课文需要大家自己读懂,老师只能简单地提示你们一下。

  有信心读懂吗?

  生:有!

  师:很好!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同学请举手。(多数同学举手)

  师:嗯,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了。有的同学想举手还不敢举手,对自己没有信心是不是?

  生:是。

  师:请潇洒一点,凡是认为自己基本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的同学请举手!(绝大多数同学举手)

  师:好!看来只有几个同学还没有信心。没关系,我们再读读就能做到正确流利了。大家还愿意读吗?

  生:愿意。

  师:请看,题目叫——

  生:地震中的父与子。

  师:平时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课文,总是提几个问题让大家读书思考,是不是?

  生:是。

  师:那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先读课文,边读边想,再讨论讨论,猜一猜,今天赵老师要给大家提哪些问题?先提示一下,我一共要提三个问题。讨论时要注意,一定要先认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老师会在哪里提问题?如果老师在这里提问题,我们该怎样回答?现在请各小组开始读书、讨论。(学生小声读书讨论,教师深入学生中间指导读书、参与讨论。)

  【教者注】力求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合作学习。

  师:刚才讨论时,有些同学提的问题已经接近老师要提的问题了。看来同学们还是很会提问

  题的,你们的思想即将和老师的思想产生共鸣了。哦,对了,我有个习惯:谁能猜准我要提的问题,将会得到我的特别奖励,你提的问题沾了一点边都行。想知道什么奖励吗?

  生:想!

  师:十月一之前,我会领着这些同学到书城买书,可以任意挑选你喜欢的一本,我买单!

  生:呀!(嗬!噫!)

  师:要不要再讨论讨论?

  生:要——!

  师:那开始吧!(学生再次认真读书,热烈讨论,教师参与。)

  师:好了。谁先说说?

  生:我认为老师一定会问,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师:嗬!这么肯定!也就是说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生:对!

  师:你能回答吗?

  生:能!

  师:请你说说。

  生:本文主要写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

  师:我很欣赏你用的一个词,奋不顾身。你觉得你说的准确吗?

  生:还可以吧!(笑声)

  师:我也觉得“还可以”。(笑声)要是能把时间和地点加上就更好了。能重新说说吗?

  生:能!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

  师:好!真想奖励你!但是,你提的却不是我要问的。抱歉啦!(笑声)

  生:我觉得老师会问,“父亲”为什么一直坚信他儿子还活着,拼命挖,而不像别的父亲一样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死了。

  师:哦,提了这么个问题。那你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怕回答不全面。

  师:知道多少说多少。

  生:就是他一直不觉得没有希望了,因为前边说了,他给儿子说过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也就是说,不管是死的是活的,他都要见到儿子。

  师:看,你还怕自己回答不全面,你已经非常准确又很全面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还从父亲的内心世界出发,抓住了一句非常关键的话:“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请坐!问得好,回答也好!可惜的是,不是我要提的问题。谁再来说?

  生:课文第二十小节说:“父亲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为什么要颤抖地说?应该高兴才对。

  师:你在提问时把课文读得很好。那你说为什么?

  生:……

  师:是啊,挖了这么长时间,终于见到自己的儿子了,应该高兴才对呀。可他为什么还要声音颤抖呢?谁来帮他说?

  生:我想他是还有点担心。

  师:是的。

  生:我想他是挖了很长时间很累了。

  师:有这个原因。挖了38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睡,能不累吗?累了时候声音是有点颤抖。

  生:我想他是激动的。挖了38小时才找到自己的儿子,他一定很激动。

  师:这位同学的心地很善良,而且能够以一个父亲的思想设身处地地看待这个问题,因此,你说出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把这三个同学说的合起来就完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面对提问题的学生)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问题提得很好,激发了大家的思维。遗憾的是,还没有猜对!谁再来猜?

  生:我想老师会问: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作为奖励,请你把“了不起”三个字写到黑板上,写在“地震中”下面。谁能回答,这对父子了不起在哪儿?

  生:父亲的了不起就在于他坚持自己的信念,救自己的儿子;儿子的了不起就在于想着自己的同学,想先救自己的同学。

  师:回答的简明扼要!这样的父与子是不是了不起的父与子?

  生:是!

  师:“地震中的父与子”能不能换成“了不起的父与子”?

  生:能。

  师:这个问题已经接近我要提的问题了。最后再给大家一次机会。谁来说?谁认为我最有把握,请把手举得高一点。

  生:您可能会问,为什么其他的父母不去救,只哭两声、喊两声就走了?

  师:他们只是哭喊两声“我的女孩!”“我的儿子!”就走了。是吧?

  生:是。

  师:那你说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不愿见到孩子的尸首,不愿承认这个事实。

  师:他们不想看到孩子在地震中死去的惨相。你这是从父母的心理方面来考虑的。有这个因素。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生:他们以为孩子已经死了,不用救了。

  师:他们考虑得比较现实。看到学校的教室楼已经变成一片废墟,挖也没有用了。

  生:对。

  师:还有什么原因?

  生:这位父亲抱着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态度。

  师:你说的是父亲。她问的是那些哭喊一声就走了的父母。

  生:因为救火队长已经说了,地震中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挖会很危险。

  师:把这几个同学的观点综合起来就可以回答刚才的问题了。

  【教者注】至此,基本上疏通了课文,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

  师:到现在为止,同学们提的问题也很不错,帮助我们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基本上读懂了课文。现在大家听听我要提的问题。课文当中有一段写那位父亲因为悲伤过渡而精神失常了。找到那一段没有?

  生:找到了。

来源:网络

   欢迎访问奥数网,您还可以在这里获取百万真题,2023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点击查看]

年级

科目

类型

分类

搜索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师公益讲座

本周新闻动态

重点中学快讯

奥数关键词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5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