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开始上海全面推行小学“等第制”评价(2)
来源:中国青年报 文章作者:王烨捷 2016-08-30 13:43:20
未来,得到这样“待遇”的学生在上海将不会是个案。因为,根据新的“等第制”评价方式,这样的学生至少能在“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两个重要方面,得到A或者优秀。
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副主任谭轶斌介绍,目前上海推出的这套“等第制”评价机制与一般的、通过分数来划分“等第”、换汤不换药的做法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最大的特点是突出了评价对于学习的促进作用。
新的评价过程中,教师有没有给予学生鼓励至关重要。在对学生某一方面能力作出评价的同时,教师还需要写上评语——表扬学生在某个方面的特长,指出他在一些方面的不足,鼓励孩子好好干。
“这是一套特别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评价体系。”朱蕾说,在小学阶段,家长和老师如果“分分计较”,那实在是太不值得了,“你可能因为孩子没得满分而批评孩子,但你没察觉到的是,为了这一两分,你正让自己的孩子丧失学习自信和动力”。
改变评价方式,家长的焦虑你懂吗
据了解,目前,“等第制”评价指南已经正式发布并发放至上海各区、各学校,相关培训与推进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学校方面,或许有足够的时间提前适应评价方式的改变,但家长呢?2013年时,上海开始在小学一、二年级实行基于课程标准的“等第制”评价,其主要特征是不进行书面考试、不用分数评价、不排名、不布置书面作业等。
这一看似对学生、家长、教师都有好处的科学评价机制,却在当时被一些家长“吐槽”。一些家长因为担心一、二年级抓得太松,三年级跟不上,而给孩子在课外报很多补习班。
如今,小学中高年级的评价制度改革又来了。这难免会让一些家长摸不着头脑并且备感焦虑。
朱蕾说,新的评价体系,实际上是在“解放家长”。
“你们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会自己做作业,自己复习课本,学习成绩还很好,会羡慕。你们有没有看到,同样的分数背后,别人家是怎么花时间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习惯的?”朱蕾见过有的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天天陪着孩子做作业,辛苦至极,却也没达到理想的成绩。她认为,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最应该培养学习习惯和兴趣的时候,把眼睛放在了分数上。
她介绍,评价机制的改变,本身就是为了改变家长、教师对什么是“高质量学业”的看法,继而改变他们对学生的培养方式,“家长一开始可能会不理解,但我们会坚持这么做,时间长了,他们自然会知道,孩子并不会因此输在起跑线上”。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