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规划教育:自主探索 体验引导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8-09-22 10:56:48

在新高考背景下,上海的教育综合改革已经取得诸多成果,但同时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挑战。一些学生在多元选择下,发生了“选考投机”的现象。这一现象背后,实则是学生选择能力不足、缺少专长和兴趣、对未来大学就读专业模糊等问题,也暴露出以往高中阶段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
事实上,新高考改革中的选科虽然是学生选择课程学习的问题,但却需要统筹考虑兴趣爱好、课程选择、专业报考和生涯发展之间的关系。目前,学生在部分科目及科目组合选择上,万博体育app:还是成绩取向,甚至放弃自己的兴趣,在“学业—专业—职业—生涯”之间还没建立起内在的关联,这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高中学校不仅需要开设生涯规划课程,更需要整体构建高中生涯发展教育体系,把生涯教育和引导全面渗透到高中教育全过程中。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确立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生涯发展”理念,将生涯规划教育前移到高中阶段,让生涯发展教学内容、教育管理机制、教育形式和途径成系统,逐步形成特色化的生涯发展教育模式,提高生涯指导的实效性,助力学生终身发展。
理念:生涯教育前移助发展
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显示,相对于英美等国的中学教育而言,我国学生知识掌握优势明显,但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对学习价值的认识相对单一,这与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缺乏生涯发展教育有关。而中学生缺乏对自我人生规划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将会对终身发展形成障碍。因此,生涯发展教育向基础教育前移,促进高中生生涯规划意识的形成和成熟,使其获得全方位的成长和提高,有助于满足其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求,也能有效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
为此,学校开始探索构建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而在高中阶段实行生涯规划教育,首先要在理念和实践层面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与大学教育衔接不够的问题;二是学生社会实践和生涯体验实践及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
为此,学校提出了“自主探索、体验引导”的生涯发展教育育人理念,基于行动教学导向,从学生终身发展出发,制订“三自”高中生涯教育总体目标。通过对国内外生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再结合学校实际,整体规划、提出了“自由心灵”“自觉追求”“自主探索”的学生生涯教育目标,并设定了生涯认知、生涯体验、生涯选择的三年分阶段目标。
在三年学业整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衔接大学”的高中生生涯发展教育课程体系,包括高一年级生涯规划通识课程、生涯教育活动,高二年级生涯规划体验、课题自主研究、与中高职学校合作开设专业体验课,高三年级与大学合作开设虚拟班、生涯规划指导等。
课程:生涯规划力提升分阶段
学校结合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科尔布的体验式学习理论,依据高中学生所应具备的个性独立、思维敏捷、勇于探究、不断进取等品质,对高中三年的生涯发展教育进行了整体构建,设计了生涯发展教育的学习模型。
在模型指引下,学校针对高中三个年级不同班级和学生的独特发展目标,采取分阶段、多层次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并通过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提供职业倾向测评、个性化生涯规划指导、选修课程、高考专业填报指导等,一套系统化的生涯发展教育模式逐渐成型。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