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化育人文(2)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8-09-22 10:58:40

博文教育,君子人格
“君子博学于文”,是孔子对于如何将人培育成为君子的教育方法。在现代教育中也出现过诸如博雅教育、通识教育等以拓展青年学子眼界学识与人文素养为目的的教育理念或方法。
博文教育倡导大人文理念,打破现有的学科界限与知识藩篱,通过知识学习、活动实践与反思体悟,将语文、哲学、历史、美术、音乐等学科知识,转化为根植于青年人内心的人文素养,最终形成影响其终身的人文信仰与理想情怀。博文教育既不片面追求知识的广度,也不苛求知识的深度,而是通过大人文教育培养青年人对于文化的领悟力,对美的欣赏力,对善的向心力,为青年人的终身发展播下基本的人文种子,为学生的人生打下真与善的底色。
“感发处无非爱人”。翟小宁经常说:“教育风格可以各显身手,但爱是永恒的主题。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因此,君子人格应是“有爱”的品格,并一析为三,称为“仁爱”“博爱”与“慈爱”,如鼎三足。
仁爱,是中国五千年文化中最为优秀的民族精神与气节。“仁”是关乎宽厚、尊严与操守的品德。有仁爱之心的人,必是善良、满怀爱意,又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的人。
博爱,正是独善其身的自爱之后,一种达及天下的大情怀,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境界。有博爱之心的心,必是有宽广胸怀,有大抱负、大格局的人。
慈爱,是包容、尊重、关切和给予的美德,对他人乃至世间万物都能以一颗同理心去对待。有慈爱之心的人,必是有细腻又博大的悲悯情怀的人。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以上所说的“君子人格”,正是人文教育的结果,它们应该一点一滴地渗透到孩子们的血液中去,成为每一个自人大附中毕业的学生终生不改的文化底色与人格烙印。
“四时代谢,日月如流”,值此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的重要时刻,我们深感教育理想之崇高,肩负未来责任之重大,以落实立德树人、文化育人教育思想为契机,在教育实践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建设充满文化气息与人文关怀的博文校园,以助力青年人达成光明的人生,助推中华民族实现璀璨的中国梦。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