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成为课改的行家里手(2)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9-05-09 20:04:05

第三,学生合作的效度如何,重点观察有没有被边缘化的学生;调查小组内不同类型的学生解决拓展性问题的比例;观察关键问题的交流情况、共识达成过程以及全员参与情况;观察学生讨论交流完成后,如何合理安排展讲成员以及展讲内容的准备情况;观察小组长对交流过程的管理和学生相互之间对发言同学的评价。
问题提出与解决。在课堂观察中,关键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最为重要。
第一,问题是否与目标一一对应?重点观察每一层次的每个目标是否有对应的练习。
第二,问题是否精练、合理?重点观察练习数量是否适中,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完成的时间。
第三,共性问题的解决——探究的深度,重点观察展讲内容是否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生对问题解决流程的应用能力;其他学生对展讲同学的认同程度,以及对展讲内容的评价;在学生展讲过程中,教师是否适时、有效进行指导。
多向交流与互动。对话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没有交流,就没有对话学习。因此在课堂观察时,必须全面观察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情况:
第一,生生交流情况,重点观察交流是否有意义和价值,交流的内容是否是拓展性和挑战性目标的有关内容;小组内交流是否进行了有效的组织和安排,以及小组间交流是否考虑了不同类别的学生、是否关注听众的感受。
第二,师生交流情况,重点观察交流的方式:是师问生答还是师生之间相互启发,或者教师是否仅仅肯定或否定学生的回答;教师是否有效激活了学生思维,能否有效引导学生自我解答问题。
第三,对话互动情况,重点观察师生互动时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居高临下、权威自居还是耐心倾听、交流;学生的交流是否对权威构成了挑战,学生能否提出并回答有挑战性的问题。
智慧点拨与指导。没有教师的智慧点拨,就没有思维的激活与碰撞。观察课堂教师智慧点拨,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有效点拨和引导的情况,重点观察教师是否做到了“该出手就出手”,给学生是否留下思考和讨论的空间;教师是否对所有问题都进行了面面俱到的点拨,以及对非关键问题处理的艺术;点拨的方法是否合理、有效,教师是直接给出答案还是设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第二,教师评价学生交流的情况,重点观察教师评价的时机是否恰当;教师的评价是否对学生有新的期待;教师评价对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有了这样“五维”的课堂观察,才能有更好的评课、议课,每个教师在这样的课堂观察中才可能逐渐走向专业,成为课改的行家里手。
(作者系清华附中校长助理、深圳市南山区教科所教研员)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