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数学教案 >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正文
2019-05-22 11:00:00 下载试卷 标签:数学下册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归纳集体备课
一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55 错误率 41.81% 采集者 贾春波 采集
学校 新昌城东小学
错题来源 第6单元 题
型 基本 时
机 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题目出处 期末试卷 综合 √ 单元 练习课
相关知识 问题解决 拓展 总复习 √ 复习课 √
知识性质 陈述性知识 √ 程序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
简述
◆典型错题:
原题:
错解:40-8=32
◆原因分析:
原因1:学生对题目内容的熟悉程度和对叙述方式的适应程度,是影响解题难易的原因之一。从访谈中可以发现有些学生对这题的情境难以理解。特别是对“发给我们班同学,没人分一根还少8根”这句话理解不到位。
原因2:数量关系隐蔽。部分数与部分数在体重没有很明显的突出点,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关系要在分析整个题目才能看出。特别是对问题的分析,理解绳子的总是就是等于学生的总数。
◆ 建议:
建议1:在日常教学中要增加相对隐蔽性情境的题目,已训练学生分析题目的能力。材中出现的题目都是比较简单的,学生一看就非常明确,这就容易让学生陷入看字做题的思维怪圈。如看到一共就用加法,看到剩下就用减法。这种类化的解题方法是应用教学的天敌,它严重的消弱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增加这类隐蔽性情境的题目。如: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中的一些专用名词,如“多、少、一共、还剩、最多……”的基础上。注意词语情境的变化,例如“妈妈买来9个苹果,吃了2个,现在有几个苹果?和妈妈买来9个苹果,有买来2个苹果,现在有几个苹果?”。让学生理解“现在”一词在具体情境中的具体含义。
建议2:加强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观察中发现,出错学生读题中出现漏字或添字的现象比较多。
◆资源链接
原始样本 50 错误率 42% 采集者 赵小艺
全周芳 采集
学校 嵊州市剡山小学
错题来源 第7单元 题
型 基本 √ 时
机 课时 √ 课
型 新授课 √
题目出处 课本P82 综合 单元 练习课
相关知识 读写某一时间 拓展 总复习 复习课
知识性质 陈述性知识 √ 程序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
教学简述 教学基础:学生刚刚认识了钟面上的时刻,知道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1小时,即1时=60分。
教学用意:使学生能够正确认、写钟面时刻。
一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典型错题:
原题:填出时间。
错解:7:50(本错解错误率约占32%)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