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2019-05-29 17:48:33 下载试卷 标签: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教案设计
【课后反思】
季羡林先生笔下的丝瓜有着神奇的力量,居然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它们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似乎丝瓜是有“思想”的。正如文题所说,不愧为“神奇的丝瓜”。真的太不可思议了。
本文关键词是“神奇”,按两条线索展开:一是展现丝瓜生长过程。一是展现心灵感受的轨迹。两条线索交错行进,叙述、描写、抒情、议论浑然一体。
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这两条线索,理解丝瓜的神奇,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文中的道理。我通过让学生朗读5--8自然段,让学生划出描写丝瓜神奇的句子,并且抓住关键字,让学生读出神奇的感受,进而领会作者说的“神奇的丝瓜”。在朗读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如第9自然段让学生抓住“思想”一词体会丝瓜的神奇。还有第5至8自然段中我紧抓丝瓜和处境和作者三次担心的句子,让学生感悟出丝瓜的神奇。从作者每次担心的结果中体会出丝瓜怡然、泰然、悠然、坦然的生活姿态。特别是整合语段的引读,把学生自己融入丝瓜之中,自己就是那一条丝瓜,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体会出丝瓜的神奇。同时,还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读者仿佛亲见丝瓜生长的过程.本课的教学重点我设定为:感受丝瓜的神奇,感悟生命的创造力。本课的教学难点我设定为: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受到启发。
我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完全以学生为主体,发挥自主学习,朗读感悟的学习模式。完全改变了以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语文课“心动”比“行动”更重要。我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反复的朗读体会,但学生的情感体验太少,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积极调动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深入的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需要我今后不断的钻研与探索。
精彩片段《神奇的丝瓜》
创设情境,品读。
师:一次次担心过后总有一次次惊喜,让我们随同作者再一次经历这份担心和惊喜吧。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