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福州小升初小古文阅读整理(6)
来源:家长帮论坛福州站 文章作者:念奴娇娇 2018-03-21 21:20:21
叶公⑴子高⑵好龙,钩⑶以写⑷龙,凿⑸以写龙,屋室雕文⑹⑺以写龙。于是天龙 闻⑻而下之⑼,窥⑽头于牖⑾,施⑿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⒀走⒁,失其魂魄,五色无主⒂。是⒃叶公非好⒄龙也,好夫⒅似龙而非龙者也⒆。
注释
1. 叶公: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
2. 子高:叶公的别名。
3. 钩:衣服上的带钩。
4. 写:画。
5. 凿:通"爵",古代饮酒的器具。
6. 屋室雕纹:房屋上雕刻的彩绘、花纹。
7. "文"通"纹"。
8. 闻:听说。
9. 下之:到叶公住所处。
10.窥(kuī):这里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11.牖(yǒu):窗户。
12.施(yì):延伸。
13.还(xuán)走:转身就跑。还,通"旋"。
14.走:逃跑。
15.五色无主:脸色一忽儿白,一忽儿黄。五色,这里指脸色。
16.是:由此看来。
17.好:喜欢。
18.夫:这,那。
19.是叶公非好龙也: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
译文
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的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 。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
寓意
这个成语的意义是:比喻表面上或口头上爱好、赞赏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爱好,或者实际上并不了解,一旦真正接触,不但并不爱好或赞赏,甚至还惧怕它,反对它的人
(十五)东施效颦
原文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注释
效:仿效,模仿。
颦:皱眉头。
东施:春秋时期越国的丑女。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生卒年不详。姓施,越国苎罗人(今浙江诸暨)人。初由范蠡把她献给越王勾践,继又献给吴王夫 差,成为夫差最宠爱的妃子。有传说"陶朱公"范蠡后来带着西施离开越国宫廷经商。
美之:认为她的样子很美,以之为美。[3]美,动词,以……为美。
归:返回,回去。
去:躲开,避开。
其里:同一个村里;同一个乡里。里:乡里,这里指家门口
之:(之在这里意思众多。)
1.贫人见之:可代指东施的样子。
2.其里之:的。
3.见而美之:(代指)她。(东施皱眉、捂胸的样子)。
4.之所以美:......的原因。[3]
坚:紧紧的。
挈:本意是用手提着,在此处是带领的意思。
妻子:妻子和子女。
彼:她,代指丑妇(东施)。
病:毛病,生病。
病心:病于心,心口痛。
译文
西施心口觉得很痛,皱着眉头从乡里走过。同村的一个丑妇人东施看见西施这个样子,却认为很美,回去时也捂着胸口,皱着眉头,从乡里走过。村里的富人看见她这样,都紧闭着大门不愿出来看这个丑女;穷人见了,带着妻子儿女然后躲着她跑了。这个丑妇光知道(西施)皱着眉头美,却不明白她皱眉的样子美的原因。
寓意
不要盲目地去仿照,只会适得其反。
讽刺了不知自丑,不识时务,只知道盲目效仿,结果却适得其反,成为人的笑柄。
爱美之心人人有,不要不顾自身条件而盲目模仿他人。
(十六)揠苗助长
原文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注释
1、悯(mǐn):担心,忧虑。
2、长(zhǎng):生长,成长。[1]
3、揠(yà):拔。
4、茫茫然:疲惫不堪但十分满足的样子。
5、谓:对……说,告诉。
6、其人:他家里的人。
7、病:疲劳,困苦,精疲力尽,文中是引申义
8、予(余):我,第一人称代词。
9、趋:快步走。
10、往:去,到..去。
11、槁(gǎo):草木干枯,枯萎。
12、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