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数学教案 >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正文
2019-05-22 11:00:00 下载试卷 标签:数学下册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2、综合应用度量方法,度量物体的具体长度。
(1)用尺量一量自己身上的一拃、大约多少厘米?
(2)怎样知道课桌面的长?(用尺量)
尝试用米尺度量课桌面的长。
交流度量的结果。
师:为什么度量的结果会是一样的?
小结:用尺去度量结果是一样的。
如果你们身边没有工具尺,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课桌面的长是多少厘米?
用拃算一算课桌面的长。
小结:用拃量是估测的结果,用尺量是精确的结果。
3、认识米尺。
(1)出示米尺,初步建立1米的概念。
师:(出示米尺)看一看这把尺长多少厘米?
师:100厘米的长度又可以用米作单位来表达,就是1米,所以100厘米长的尺又叫作米尺。(板书:米 m)
米和厘米是一对好朋友:1米=100厘米,也可以表示:1m=100cm(齐读)
(2)换算练习。
2米=( )厘米 300厘米=( )米 600厘米=( )米
(3)体验1米的长度。
① 一庹的长度。
师:请大家张开两手臂,用米尺量一量对方两手臂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多少。
师:两手臂张开的距离大约是1米。
② 地到肩的距离。
师:用米尺量一量你的身高,1米大约到你身体的那个部位?(肩)
小结:只要在脑中有1米的具体长度,我们就能估测较长物体的长度。
四、巩固练习,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1、选一选。
(1)课桌的长是( )厘米
A 6 B 60 C 600
(2)海宝的高大约3( )
A 厘米 B 米
(3)、校服的长大约是4( )
A指宽 B拃 C庹
2、小故事:郑人买履。
五、这节课你学了什么内容?
第五课时:度量(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测量首先要有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3、初步学会用尺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知道测量要统一长度单位,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学会用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米尺等。
学具:米尺、厘米尺等。
教学建议: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图:这是什么?(猫)那这个呢?(胡子)你知道猫的胡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原来猫的胡子有测量的作用,其实我们身上也有许多器官可以用来测量)
2、操作课件: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他们是在用什么来进行测量的呢?他们测量的又是什么?
(小胖在用脚步测量教室的长与宽,小巧在用脚底测量讲台的长,小丁丁和小亚在用手测量课桌的长与宽。)
3、 原来我们身上的许多器官都可以帮助我们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度量。
(出示课题)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